<td id="xkdic"></td>

<table id="xkdic"><ruby id="xkdic"></ruby></table>
      1. <track id="xkdic"><ruby id="xkdic"></ruby></track><big id="xkdic"><strike id="xkdic"></strike></big>
      2. <li id="xkdic"><ruby id="xkdic"></ruby></li>

        首页 > 教师工作 > 说课稿

        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

        时间:2023-02-09 13:01:22字体大小:A-A+

        《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

        1、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在高一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的知识后,已经介绍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了解。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化肥引入,介绍氮和磷的单质。旦气的化学性质在大纲中的要求为“掌握‘,是教学重点。关于磷,在大纲中的要求是B层次。

          1、教学重点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并能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加以解释。

          (2)氮气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3)白磷和红磷的结构和性质

          2、教学难点

          (1)混合气体(NO、NO2、O2等)与水反应的综合计算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

          (2)氮元素的化学活性与氮气稳定性的区别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为何不属于酸酐

          (4)如何证明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

          二、教学目标

          1、是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使学生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磷的性质

          4、使学生了解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5、使学生掌握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学习本章绪论:氮族元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碳族和氧族之间的第VA族元素也是主族元素,它包括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我们称之为氮族元素

          (1)练写氮族元素的元素名称、符号

          引入竞争意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清写准

          (2)分析总结得出氮族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

          1)相似性

          a、最外层电子,与金属、氢气反应

          b、最高价,最高氧化物及对应的水化物

          c、氧化物通式R2O3,对应水化物的通式HRO2或H3RO3

          d、气态氢化物通式RH3

          2)递变性

          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

          3)特殊性

          (3)总结氮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

          2、具体讲氮和磷

          氮气

          一、氮气的存在

          1、游离态:大气中N2占78%(体积比)75%(质量比)

          2、化合态: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等),无机物(KNO3等)

          3、观察周围空气存在的氮气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稍轻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由于氮氮三键的键能大,很牢固,不易断裂,多余氮分子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在高温或放电等苛刻条件下,氮气可与氢气、金属、氧气等反应

          (1)与氢气反应

          注意:条件、是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方法。

          (2)与金属镁反应

          (3)与氧气反应

          雷雨中的反应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

          五、氮的固定

          1、定义

          2、方法

          (1)自然固氮

          (2)人工固氮

          3、总结扩展

          a)氮族元素包括氮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最外层均有5个电子。位于第VA族。能获得3个电子,显示一定的氧化性,最高正价为+5价,负价为-3价

          b)氮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c)通过本节学习应注意掌握“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系统学习法,及学习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程序

          d)小结氮气的化学性质

        2、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在高一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的知识后,已经介绍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了解。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化肥引入,介绍氮和磷的单质。旦气的化学性质在大纲中的要求为“掌握‘,是教学重点。关于磷,在大纲中的要求是B层次。

          1、教学重点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并能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加以解释。

          (2)氮气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3)白磷和红磷的结构和性质

          2、教学难点

          (1)混合气体(NO、NO2、O2等)与水反应的综合计算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

          (2)氮元素的化学活性与氮气稳定性的区别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为何不属于酸酐

          (4)如何证明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

          二、教学目标

          1、是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使学生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磷的性质

          4、使学生了解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5、使学生掌握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学习本章绪论:氮族元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碳族和氧族之间的第VA族元素也是主族元素,它包括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我们称之为氮族元素

          (1)练写氮族元素的元素名称、符号

          引入竞争意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清写准

          (2)分析总结得出氮族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

          1)相似性

          a、最外层电子,与金属、氢气反应

          b、最高价,最高氧化物及对应的水化物

          c、氧化物通式R2O3,对应水化物的通式HRO2或H3RO3

          d、气态氢化物通式RH3

          2)递变性

          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

          3)特殊性

          (3)总结氮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

          2、具体讲氮和磷

          氮气

          一、氮气的'存在

          1、游离态:大气中N2占78%(体积比)75%(质量比)

          2、化合态: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等),无机物(KNO3等)

          3、观察周围空气存在的氮气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稍轻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由于氮氮三键的键能大,很牢固,不易断裂,多余氮分子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在高温或放电等苛刻条件下,氮气可与氢气、金属、氧气等反应

          (1)与氢气反应

          注意:条件、是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方法。

          (2)与金属镁反应

          (3)与氧气反应

          雷雨中的反应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

          五、氮的固定

          1、定义

          2、方法

          (1)自然固氮

          (2)人工固氮

          3、总结扩展

          a)氮族元素包括氮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最外层均有5个电子。位于第VA族。能获得3个电子,显示一定的氧化性,最高正价为+5价,负价为-3价

          b)氮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c)通过本节学习应注意掌握“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系统学习法,及学习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程序

          d)小结氮气的化学性质

        3、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在高一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的知识后,已经介绍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了解。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化肥引入,介绍氮和磷的单质。旦气的化学性质在大纲中的要求为“掌握‘,是教学重点。关于磷,在大纲中的要求是B层次。

          1、 教学重点

          (1) 掌握氮族元素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并能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加以解释。

          (2) 氮气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3) 白磷和红磷的结构和性质

          2、 教学难点

          (1) 混合气体(NO、NO2、O2等)与水反应的综合计算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

          (2) 氮元素的化学活性与氮气稳定性的区别

          (3)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为何不属于酸酐

          (4) 如何证明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

          二、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使学生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磷的性质

          4、使学生了解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5、使学生掌握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学习本章绪论:氮族元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碳族和氧族之间的第VA族元素也是主族元素,它包括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我们称之为氮族元素

          (1) 练写氮族元素的元素名称、符号

          引入竞争意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清写准

          (2) 分析总结得出氮族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

          1) 相似性

          a、 最外层电子,与金属、氢气反应

          b、 最高价,最高氧化物及对应的水化物

          c、 氧化物通式R2O3,对应水化物的通式HRO2或H3RO3

          d、 气态氢化物通式RH3

          2) 递变性

          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

          3) 特殊性

          (3) 总结氮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

          2、 具体讲氮和磷

          氮气

          一、 氮气的存在

          1、游离态:大气中N2占78%(体积比)75%(质量比)

          2、化合态: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等),无机物(KNO3等)

          3、观察周围空气存在的氮气

          二、 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稍轻

          三、 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由于氮氮三键的键能大,很牢固,不易断裂,多余氮分子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在高温或放电等苛刻条件下,氮气可与氢气、金属、氧气等反应

          (1) 与氢气反应

          注意:条件、是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方法。

          (2) 与金属镁反应

          (3) 与氧气反应

          雷雨中的反应

          四、 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

          五、 氮的固定

          1、定义

          2、 方法

          (1) 自然固氮

          (2) 人工固氮

          3、 总结扩展

          a) 氮族元素包括氮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最外层均有5个电子。位于第VA族。能获得3个电子,显示一定的氧化性,最高正价为+5价,负价为-3价

          b) 氮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c) 通过本节学习应注意掌握“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系统学习法,及学习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程序

          d) 小结氮气的化学性质

        4、高一化学教案一等奖——氮和磷

          氮和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

          [引入]

          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

          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 磷 砷 锑 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 PH3 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

          +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 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 ?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 ?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 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 ?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 ? 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 SPACE PREFIX =O />;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 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 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 ? 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

          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

          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完成以上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 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

          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 ? ? )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 ? ? ? (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 ? ? ? (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 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 )

          (A)常温常压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气中NO迅速变为NO2而不分解

          (C)空气中N2与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 ? ? ? )

          (A)把空气液化, 然后分离出氮气

          (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

          (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

          (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答案:B。

          4、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 ? ? )。

          (A)酸性:H3MO4>H3RO4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H3>RH3

          (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MH3>RH3

          (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 ? ( ? ? ?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

          答案:BC。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l·L-1)( ? ? ? )。

          (A)0.045 (B)0.036 (C)0.026 (D)0.018

          答案:B。

          7、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 CaO+CO2↑; CaO+3C CaC2+CO↑;CaC2+N2 CaCN2+C ; CaCN2+3H2O(g)=CaCO3+2NH3↑。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8、有A、B、C、D四种气体,能发生下列变化

          A+D E+H2O, E+O2 D,

          C+D B+F, B+O2 C。

          且已知其中:C为红棕色,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E常温下是固体,F是一种酸酐。

          (1)写出四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 B+F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NO、NO2、SO2。

          (2)NO2+SO2=NO+SO3。

          (3)SO2+Ca(OH)2=CaSO3↓+H2O。

        5、高一化学教案一等奖——氮和磷

          氮和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

          [引入]

          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

          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 磷 砷 锑 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 PH3 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

          +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 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 ?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 ?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 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 ?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 ? 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 SPACE PREFIX =O />;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 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 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 ? 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

          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

          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完成以上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 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

          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 ? ? )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 ? ? ? (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 ? ? ? (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 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 )

          (A)常温常压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气中NO迅速变为NO2而不分解

          (C)空气中N2与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 ? ? ? )

          (A)把空气液化, 然后分离出氮气

          (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

          (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

          (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答案:B。

          4、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 ? ? )。

          (A)酸性:H3MO4>H3RO4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H3>RH3

          (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MH3>RH3

          (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 ? ( ? ? ?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

          答案:BC。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l·L-1)( ? ? ? )。

          (A)0.045 (B)0.036 (C)0.026 (D)0.018

          答案:B。

          7、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 CaO+CO2↑; CaO+3C CaC2+CO↑;CaC2+N2 CaCN2+C ; CaCN2+3H2O(g)=CaCO3+2NH3↑。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8、有A、B、C、D四种气体,能发生下列变化

          A+D E+H2O, E+O2 D,

          C+D B+F, B+O2 C。

          且已知其中:C为红棕色,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E常温下是固体,F是一种酸酐。

          (1)写出四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 B+F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NO、NO2、SO2。

          (2)NO2+SO2=NO+SO3。

          (3)SO2+Ca(OH)2=CaSO3↓+H2O。

        6、高一化学上学期氮和磷教案一等奖

          高一化学教案氮和磷

          氮和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元素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元素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元素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磷砷锑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PH3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SPACEPREFIX=O/>;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元素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元素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完成以上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加以说明。

          (四)元素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元素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元素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元素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这篇文章共33237字。

        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1、高一化学氮和磷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在高一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的知识后,已经介绍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了解。本节从学生

        《高二政治《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一等奖说课稿》:1、高二政治《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集

        相关幼儿园课件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网

        <td id="xkdic"></td>

        <table id="xkdic"><ruby id="xkdic"></ruby></table>
          1. <track id="xkdic"><ruby id="xkdic"></ruby></track><big id="xkdic"><strike id="xkdic"></strike></big>
          2. <li id="xkdic"><ruby id="xkdic"></ruby></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