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质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三、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四、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螃蟹(páng xiè):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是甲壳类动物(crustacean),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
中班优质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237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数》18篇汇总含反思》:活动目标:中班相邻数活动反思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活动准备:挂图、数字卡、表格活动流程:1、玩游戏找邻居,理解邻居词
《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午睡后,孩子们穿鞋的时候很奇怪,有两个孩子穿着一双不一样的鞋子,这时候我想,孩子们大概是不理解双的含义吧,为什么不让孩子多成长一些呢?活动目标1. 理解一双、一